日韩泰中四国混血Thanyarat
2025-02-10 20:00:04
秦国第一代王秦惠文王
秦惠文王来源影视剧照
公元前338年,一代雄主秦孝公去世,其子赢驷以太子身份继位,正式书写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即位之初,秦惠文君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和商鞅的关系?论功绩,商鞅无疑是第一功臣!正是因为有商鞅主持的变法才有秦国今天的强大,可是商鞅变法的目的就是通过奖励军耕、削弱贵族利益、重用刑法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而此时,秦国有了两个头面人物,一是刚即位的秦君秦惠文君,一是主持变法的商鞅(此时人称商君)。矛盾不可避免,更不要说在变法过程中,商鞅为维护刑法而对太子师傅施以黥刑,不可避免地得罪当时还为储君的赢驷。这时的旧贵族更是为维护自身利益和复仇而推波助澜。于是,秦惠文王便派人抓捕商鞅,商鞅逃到封地起兵攻打郑县,兵败被杀,秦惠文君将商鞅的尸身车裂,族灭其家, 巩固了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但是秦惠文君车裂商鞅后,旧贵族的复仇怒火必然很好地得以平息,更是在期待新君能够废除商鞅变法,哪知秦惠文君深知商鞅之法是实实在在的富国强民之法,更是知道商鞅之法有利于君主集权!所以在商鞅死后,秦惠文君依旧坚持推行商君之法,也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秦孝公和商鞅的心血才没有付诸东流,秦国也因此越发的强大起来。要知道当时战国其它各国变法均是因为国君的逝去而导致变法的终止,这也是显示出秦惠文君的伟大之处。
秦惠文君既是巩固了国内统治,秉承其遗志,决定东进攻魏,完全收回那让所有秦人梦魂萦绕的河西之地。其时,因商鞅变法之后秦国的强大,在孝公时期已经遭受秦国的攻击,河西之地已有部分被秦国攻占,魏国也是更改国策,东边与齐国修好,西边派大将龙贾率师筑中原长城,以守为主。在此情况下,公元前330年,秦惠文君派遣大良造公孙衍(魏人)率领秦国大军在汉阴大破魏军,魏国不敌,俘虏魏将龙贾,斩首八万,魏王割河西之地以求和。公元前329年,秦军再次攻伐魏国,此战攻取了魏国河东的汾阳、皮氏、及焦、曲沃四座城池。公元前328年,秦军乘胜追击,又获得了蒲阳大捷。秦军势如破竹,如长剑直驱,在秦国强大的攻势之下,魏国又被迫割让上郡15县给秦,至此,秦国尽收魏国黄河以西的全部城池土地,不仅开拓了大片疆土,也为以后秦国的东出大计建造了坚实的前进基地!
龙门相王来源影视照
公元前324年,嬴驷宣告山东六国,正式相王,改元为更元元年。这是秦国第一次称王,自此秦惠文君就是正式成为秦惠文王。相王是战国时期对一个诸侯国是否强大的衡量标准之一,嬴驷称王,不仅是对自己国家国力的自信,更是向山东六国宣告,秦国铁骑将会自西滚滚而来。随着秦国越来越强大,其他六国也终于明白此时的秦国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西部蛮荒小国了,这让他们非常恐慌。
张仪剧照
随着公元前329年张仪入秦以来,向秦惠文王提出“远交近攻”的策略,被秦惠文王大为赞赏,这好比一盏明灯,为秦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因为这让秦国每一次战役后都是实打实获得好处。也正是如此,公元前328年,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秦相,这确导致曾是秦国大良造的公孙衍背叛秦国,出任魏相,并在公元前317年,组织赵、魏、韩、楚、齐五国合纵伐秦。而此时的秦惠文王重用张仪,在他的支持下,张仪依靠自己巧舌如簧的话术,成功说服燕国,楚国退兵,而只剩下赵、魏、韩的三国联军在秦军的反击下节节溃败,“五国伐秦”最终宣告失败。
在“五国伐秦”同时,因公孙衍的联合,位于秦国西面的义渠突然发难,突袭李帛的秦军。义渠是当时秦国在西北部最强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凭借骑兵特有的机动性长期对秦国的边境进行劫掠。此前秦国对付义渠这些游牧民族的办法主要是烧荒,很有效果。游牧民族不敢靠近牧草被烧光的秦国边境,以避免大批马牛羊被饿死。公元前331年,义渠发生内乱,秦惠文王趁其自相残杀,派兵平定了义渠,义渠的力量遭到了很大的削弱。公元前327年,秦国在义渠设县,义渠称臣。 但是此后又是反复,尤其公元前317年在“五国伐秦”同时,义渠突然发难,突袭秦军,秦军击退义渠后因为伐蜀没有进行追击。等到公元前315年,秦伐取义渠二十五城,设义渠郡,将义渠彻底从地图上抹去,并且免除了秦国来自威胁。
公元前316年, 蜀王出兵攻苴,苴侯出奔到巴,向秦求救。秦王欲攻蜀,以道险难至,韩又来攻,犹豫不决,遂问计于臣下。此时张仪主张进攻韩国,认为可“劫持周天子,挟天子以令天下,以建立王业。”。司马错主张借机灭蜀,认为“得其地足以广国,取其财足以富民缮兵,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并且劫持周天子容易造成其它诸侯国联合攻秦的局面。”
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主张,命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人率军攻蜀,灭蜀、苴、巴三国。巴蜀遂定,秦益富强。充分体现秦惠文王用张仪又不唯采张仪之策,展现了秦惠文王审时度势、高屋建瓴的王者风范。
伐灭蜀国之后,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派遣相国张仪前往楚国,先是用离间计使楚国与齐国相绝,后张仪又用商於六里土地戏耍楚国,这让楚怀王大怒,随即出兵伐秦。而秦国则与齐国相谋,大败楚军,并得到楚国汉中的土地。经此一役,秦国终于解除了楚国对于自己的威胁,并且将关中、汉中、巴蜀连成一片,秦国对六国形成了居高临下的压迫形势。
公元前311年,秦国第一位王,秦惠文王嬴驷病去世,终年四十六岁。他的一生就是像影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中一句台词:“与后世,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秦的明月,必朗照之。”,他为此而奋斗一生。
秦惠文王的功绩无疑是璀璨的,是耀眼的,他识人、用人、信人。不仅重用嬴氏宗亲贵族赢华、赢疾等,更是大量重用采用外籍能臣公孙衍、张仪等。北伐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2025-02-10 20:00:04
2025-02-10 19:57:48
2025-02-10 19:55:32
2025-02-10 19:53:16
2025-02-10 19:51:00
2025-02-10 19:48:45
2025-02-10 19:46:29
2025-02-10 19:44:13
2025-02-10 19:41:57
2025-02-10 19:39:42
2025-02-10 19:37:26
2025-02-10 19:35:10
2025-02-10 19:32:54
2025-02-10 19:30:39
2025-02-10 19:28:23
2025-02-10 19:26:08
2025-02-10 19:23:52
2025-02-10 19:21:36
2025-02-10 19:19:20
2025-02-09 17: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