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的分类
2024-11-20 20:09:20
满门忠烈的种家军
世人皆知杨家将,殊不知,在北宋有一支军队比杨家将厉害,功劳也比杨家将大,那就是种家军。
种家军是北宋名将种世衡创立的,历经祖孙三代,种家满门忠烈,一生效力于北宋,种家军军纪严明,深受百姓爱戴,而且名将如云。
种家军第一代~创始人种世衡。
种世衡是种家军的创始人,他曾在北宋名臣范仲淹帐下,范仲淹对他评价非常高,称他是“国之劳臣也”。种世衡生在北宋时期,北宋是个比较特殊的时代,重文轻武,没能一统中原,经常受到少数民族的侵犯,西夏就是北宋边境的一个重要隐患。
西夏是李元昊建立的新政权,西夏的地理位置就是西北,西夏建立以后,就开始祸害西北百姓,百姓苦不堪言,而以北宋当时的实力,根本难以应付。面对西夏的侵犯,种世衡提议在延州东北处建立一座新城,来抵御西夏,这个建议被朝廷采纳,并且命种世衡全权负责,镇守西北。
种世衡接到命令后,挑选了几千精壮的青年,并亲自练兵,教他们骑射的本领。就这样一支抵御西夏的部队形成了,种世衡到了西北,他的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深受当地百姓爱戴,种世衡的军队也在一步步壮大,多次击退来犯的西夏兵,而且种世衡有八个儿子,这八个儿子都在军中服役,随父亲一同镇守北宋西北边疆。1045年,种世衡病逝。
种家军第二代~种家八子
种世衡去世后,他的儿子接过镇守西北的大旗,此时的种家军已经颇具规模,分别有种世衡长子种诂,次子种诊,五子种鄂各统一支劲旅,号称“三种”。
种鄂是第二代种家军比较出名的,种鄂文武双全,多次打败西夏兵,在公园1081年,北宋著名的战争“米脂大捷”就是种鄂的杰作,种鄂的名字一度让西夏兵闻风丧胆。
种谊是种世衡的第八子,号称“西北军战神”,在与西夏的战役中百战百胜,无一败绩。被百姓赞誉“得种谊,胜过得二十万雄兵”。
公元1083年,56岁的种鄂病逝。
种家军第三代~“小三代”
得知种鄂病逝的消息,西夏军随即调动大军,攻打西北。这时,种家军第三代登场了,他们就是种世衡的孙子们,以种师道、钟师中为首,他们被称为“小三代”。
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夏军,种师道等率部奋勇杀敌,打了许多胜仗,最终赢得了对西夏的主动权。这时,北宋最大的敌人出现了,那就是金国,金国不宣而战,宋军抵挡不住金国的铁骑,很快金兵就打到了京城。
镇守的西北的种师道得知京城告急,立即率领种家军赶往京城救急。金兵看到种家军前来救援,不敢轻举妄动,立即向北撤出。当各地救援部队都到来时,足足有20万大军,此时的宋钦宗竟然主动出击金兵,结果因为指挥不当而导致大败,
宋钦宗彻底被金兵吓破了胆,开始议和求饶,并决定将太原割让金国。但是镇守太原的士兵拒绝了这种耻辱的圣旨,他们没有割让,而是选择了誓死保卫家园,与金兵展开了血战。种师道深知太原的重要性,并向宋钦宗说明,之后宋钦宗派种师中,增援太原。最终种师中因为没有得到友军的支援,陷入重围,战死沙场,太原沦陷,遭到金军疯狂的屠城。
种师中虽然战死,但是金军也损兵折将,在种师道的进攻下,金军终于退兵。此时,种师道建议乘胜追击,但是昏庸的宋钦宗因为不想惹事,拒绝了这个绝佳的机会。种师道又请求在边界集结兵力,防止金兵再来侵犯,可是,宋钦宗认为金军已退,不需要再设防。
其实,金军并没有真正撤退,他们就是等这样的机会,等宋军放松警惕之时,再次发兵。此时的种师道已经年老体迈,长年的征战和奔波让他再无精力支撑,公元1126年,76岁的种师道因病去世。
可是,金军却只是佯装撤军,他们趁北宋没有防备之际,再次南下攻打汴梁,朝廷急诏仲师道。可怜这位戎马一生的老人,接连的奔波和战斗让他再也无法支撑,公元1126年10月29日,种师道因病去世,时年76岁。没有了种家军的北宋,再无抵抗金兵的筹码,最终也只能走向灭亡。
就这样,满门忠烈的种家军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种世衡开始,种家军世代守卫北宋,他们最终都战死沙场,他们对得起国家、对得起百姓。他们的鲜血,他们的忠诚,将永远被世人铭记!
2024-11-20 20:09:20
2024-11-20 20:07:07
2024-11-20 20:04:54
2024-11-20 20:02:41
2024-11-20 20:00:28
2024-11-20 19:58:15
2024-11-20 19:56:02
2024-11-20 19:53:50
2024-11-20 19:51:37
2024-11-20 19:49:24
2024-11-20 19:47:11
2024-11-20 19:44:58
2024-11-20 19:42:45
2024-11-20 19:40:33
2024-11-20 19:38:20
2024-11-20 19:36:07
2024-11-20 19:33:54
2024-11-20 19:31:41
2024-11-20 19:29:28
2024-11-20 19:2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