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含“马兜铃酸”,有肾毒还致癌?真相你可能不太了解
2025-04-14 03:41:05
谈谈广西发展的新机遇
既要谋一役,更要谋全局。对仍然相对落后的广西尤为重要。各地根据自已实际情况,扬其所长,都有发展机遇。但要找出能引领广西经济的新引擎、新机遇,确是值得探讨问题。
在此有必要再回顾、再认识广西经济一些情况和发展历程。 首先“两广”对比,公开数据,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广西GDP为98亿元,达广东249的39.4%,10年后的1990年449亿,占广东1559亿的28.8%,到2000年2036亿,是广东9506的24.3%,再过20年后的去年,广西2.22万亿,仅占广东11.08万亿的20%。40年间两广的经济规模逐步拉大,从占比约40%下降至20%。按理基数小的广西,增长速度应该更快,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还有,与都靠海的福建相比,1980年广西GDP98亿,大于福建的87亿,广西还多出福建11亿,但10年后1990年福建525亿反超广西的449亿,福建多出76亿,但差距并不很大,再过10年2000年福建3920亿,几乎是广西2036亿的一倍,差距明显,20年后的去年福建4.35万亿,广西2.22万亿,也是差了差不多50%的比例。
与可比性较强的云南、贵州比较,历史上云南与广西互有领先,但差距不大。云南去年总量2.45万亿稍稍领先广西2.2万亿,贵州1.78亿居后。但人均主要经济指标,均低于云南、贵州。
据统计1978年∽2019年41年间的年均名义增速,福建以17.06%排全国第一,广东16.78%次之,贵州15.43%排第五,云南以15.24%排第八,排名均靠前;广西却以14.72%增速排第19位,明显滞后。如果说福建基数低,有港台客商投资拉动效应,但与广西地理相近,没靠海的云南、贵州比,广西相对低速的增幅,就比较难理解了。
还有,广西人均收入、人均GDP排全国31个省区市后几名;七普最新人口统计显示,10年间广西人口净流出683万,总数排全国第四 ,人员“出走”较多,显示广西“魅力”似乎有递减之势。
县域经济也呈下滑趋势,社科院根据经济规模、财政收入、规模工业和区域竞争地位等指标,牵头发布2020年百强县。云南安宁、大理、楚雄入围三席,贵州怀仁、兴义2席,内蒙2席,新疆一席。百强县广西一席未入,广西第一强县一一县级北流市排到全国的第298位。
由于经济滞后,财政明显收不抵支,中央转移支付的大户。广西与甘肃、吉林、黑龙江等8个省(区、市)一起,地方财政自给率不足30%,处于最低一档之中。
凡此种种,究其何因?解放后广西底子薄不假。为此广西向中央提出支持广西经济,国家号召援建广西,全国各老工业基地企业纷纷支持广西的工业建设,涉及援建、包建、迁 建了冶金、机械、轻工、化工、纺织、食品等行业(企业),主要落户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4市。如柳州钢铁厂、柳州化肥厂、柳工、西津水电站 等;上海大东印刷厂等26家企业约3000名职工搬迁到广西。这些作为广西经济基本盘,柳州工业基础就是此时打下的。也说明1980年前后广西与各省市经济差距并不大原因,大都与此关系较大,也为日后广西经济发展打下基础。
而改革开放后数十年间,广西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体量偏小,发展缓慢,又是何因呢?
1955年广西取道广东湛江,建设黎湛铁路,并未修铁路于广西沿海以促港(建港),以此盘活带动广西经济进一步发展,实属憾事;直到1978年3月才开工建设南宁一钦州一防城铁路,后因国民经济调整停建,1983年复工,1986年底全线通车,1987年5月起运营。从动工到运营花了10时间,未免长了点。在全国大干快上最关键起步十年,是否错失先机?不能不说对广西经济及沿海开发开放进展造成影响。
广西属山区,山地居多,平原地带并不多见。原来工业、基础设施、文化体卫等,主要投资地南宁、柳州、桂林和梧州四个老地级市,所以城市规模教其它以XX地区形式存在地方为大,属城市型经济;其它大多属乡镇企业型农业、农村经济 。解放后沿海又长时间处在援越(南)抗法、援越抗美以及日后中越战事;沿海地区又在“两广”之间变换管辖多次,直至1965才“定居”广西(时称钦州地区,辖钦州、灵山、防城、合浦、浦北、上思6县及县级市北海)。相当大程度影响这一地方投资与发展,甚至经济曾落后于广西山区地带,为全国不多见。
1984年县级北海市,从钦州地区独立升格为地级市,并被列入时正热门“三来一补”沿海开放城市。广西几乎倾其全力打造北海,以此带动广西经济发展。此后进行大量固定资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投资几度位列广西首位(前列),并专门配套在市区东面建有机场。但期望归期望,现实归现实。由于北海地理位置偏于一偶(与广东接壤),并不是区域经济要冲,城市近海是优势也是劣势,优在旅游见长,劣市区港口不利布局临海大工业(现在移至北海市区东边约40公里湛江方向铁山港,此处港口条件较市区稍好)。此阶段广西经济未见明显成效,北海反而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房地产泡未地。
90年代初,国务院总理李鹏、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等领导分别到广西视察,到钦州并乘船视察钦州港。李鹏作了提词:建设大通道,开发大西南;李瑞环首提广西的“南北钦防”战略;副总理邹家华组织召开西南、华南部分省区协调会,研究规划区域经济、广西出海通道等问题。钦州建港引起各级政府重视。钦州自强自立,通过集资、捐款自筹部分建港资金,1992年钦州港上马建设(注: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规划建设成南方大港),二个万吨起步码头于1994年启用,此后钦州港建设发展迅速,经多年建设与整合,携自然条件优势,去年已成为广西沿海货物吞吐量最大、集装箱最多港口。
2004年南宁开始作为东盟博览会举办地,借首府之利,实施沿海政策,大搞基础设施,已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优美亮丽的广西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城市建成堪称全国一流,经济也与各市拉开距离,综合实力成为名副其实“一哥”,主要经济指标位列广西前列;工业重镇柳州也上了台阶,经过广西多年重点打造,在工程机械、汽车、钢铁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柳州工业在广西以至西南地区有重要的地位。两市也位列中国百强市。山区的百色,有色金属平果铝提扩振,成工业增加值大头。
如今,应在新形势下,寻求机遇,转换动能,挖掘潜力进一步发展广西经济。广西不少地区山区山地多,交通不便,发展确得受到一定客观制约,要扬优避短,在最有条件地方快速抓起掘起。
工业仍然是薄弱环节,广西2018年统计公报显示,2014~2018年,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是10.3%、7.8%、7.2%、5.6%和4.7%,呈现快速下降趋势。为此,近期广西出台“工业强桂”战略,推出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和强创新、育品牌、拓市场,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跑出工业加速度。
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沿海地方最具发展优势。广西沿海仍然是薄弱地方,应重点推进,搞好园区建成,特别是集中相应人力、物力搞好国家级园区建设,钦州拥有多个国家级园区一一中马产业园、钦州港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及自贸试验区,钦州又处广西沿海中心位置,随着龙门及大风江跨海大桥建成,平陆运河的开通,钦州的区域经济战略地位将更加凸现。
以钦州为新经济、新业态突破口和承载地,提升广西经济质与效。钦州是曾经管辖6县1市的钦州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拥有优良港口和大量可用幅地,在广西以至全国并不多见,又处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地带。属稀缺不可替代资源。在广西能起到纲举目张引领全局作用。有沿海规划专家说,只要街上买张地图,都知道钦州地理位置重要性。
数年前新加坡与重庆牵头策划的陆海通道一一海铁联运,瞻目点也在钦州,主要通道就在钦州进出,班列指数级增长,去年钦州港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完成4607列,集装箱吞吐量400万标箱,占广西沿海80%左右,全国排名11位,货物吞吐量达1.36亿吨,广西沿海第一,全国排第19位,开通海上航线48条,东南亚航线21条,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国际门户港地位凸显。近日,广西第一、全国不多钦州港30万吨油码头竣工验收。钦州已具备进一步做大做强条件和质地。
今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加快建设20个左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以及80个左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一批国际性枢纽港站、全国性枢纽港站建设。北部湾港列入国际性交通枢纽港,钦州港作为北港的中心主力港,理应得到足够重视。
一体化也是有重点的,应避免同质化、分散资源式平均主义,避免历史上重大战略机遇决策面前错失机遇(良机)。大湾区重点在深圳,长三角重点在上海,广西及沿海特别是工业重点在钦州,适时再两侧推进。重视钦州的作用,是把有限资源用到能对全局、区域经济效能在最大地方,能快速提升广西经济的质与效。钦州这一地方可操作性强,也具备承载力;完善软实力、软环境,可考虑把不属首府功能机构、中心、高等院校搬迁(或新建)在钦州(包括沿海某些机构);交通建设要体现一体化,广西沿海机场应布局应在人口最多、位置最中心的钦州(如久隆一带) ,兼顾北海与防城,便于与主要国际门户钦州港的有效联动,也有利于机场规模化经营,发挥整体经济社会效益。把钦州打造成一个沿海综合性、在全国具备一定影响力、知名度城市,也是改变广西人口大量流出状况的有效措施之一。
南宁是政治文化教育中心,应得到充分体现,重视首府功能与作用,做好与东盟及西南区域协作,发挥好交通中心地位;柳州做好广西老工业基地的提质和转型升级;桂林、北海搞好旅游及布局某些科技、轻工业;防城港与钦州港近在咫尺,实为一组港,没有必须常常时而分而论之,随着龙门大桥建成,大大拉近两市距离,港口、工业等两市相互配套进行;活跃以市场经济及乡镇企业见长的玉林与贵港……
细化广西环北部湾战略,在城市群南宁、北海、钦州、防城、玉林、崇左中,选择区域经济关健节点、交通中心地带、发展潜力良好的沿海城市钦州、桂东的玉林设为省域副中心城市,以首府为中心呼应多点联动,增强钦州、玉林的城市吸引力、幅射力,做大城市经济体量,带动幅射周边,遏制和减缓人员外流状况。
2025-04-14 03:41:05
2025-04-14 03:38:49
2025-04-14 03:36:33
2025-04-14 03:34:18
2025-04-14 03:32:02
2025-04-14 03:29:46
2025-04-14 03:27:30
2025-04-14 03:25:14
2025-04-14 03:22:59
2025-04-14 03:20:43
2025-04-14 03:18:28
2025-04-14 03:16:12
2025-04-14 03:13:57
2025-04-14 03:11:41
2025-04-14 03:09:25
2025-04-14 03:07:09
2025-04-14 03:04:53
2025-04-14 03:02:38
2025-04-14 03:00:22
2025-04-14 02:5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