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佩:李小龙的红颜知己,向华强供养她40年,他们有着怎样的纠葛
2024-10-22 17:26:05
百年党史·夜读|第91期:胶东抗战第一枪-天福山起义
编者按:聆听红色故事,见证百年党史。大家好,这里是闪电夜读。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闪电新闻夜读专栏发起“聆听红色故事,见证百年党史”主题策划,邀请全省各地主播讲述建党百年以来出现在齐鲁大地上的红色故事,从一片片红色印记中,共同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巨变。今天推出第91期,文登融媒主播张嘉政为您讲述《胶东抗战第一枪——天福山起义》。
卢沟桥事变后,中共中央北方局于1937年9月发出“每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都应该脱下长衫到游击队中去”的号召。10月中旬,中共山东省委在济南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发动游击战争和分区举行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会后,省委派林一山、张加洛等一批共产党员回到胶东,进行抗日武装起义的发动工作。林一山等人到胶东后,积极活动,东到文登、威海卫、荣成,西去蓬莱、黄县,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进行武装起义的发动工作。根据国共谈判达成释放政治犯的协议,被国民党关押在济南监狱的共产党员理琪、宋澄、于克恭、宋竹庭、宋绍九、邹恒禄等出狱后,也被山东省委派回胶东发动抗日武装起义。1937年12月15日,理琪等带着党的指示,来到文登县沟于家村,于当天夜晚召开了胶东临时工委扩大会议。会议决定重建中共胶东特委,理琪为胶东特委书记、吕志恒任副书记,林一山、张修己、柳运光、李紫辉(女)等任委员。理琪传达了山东省委关于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和在胶东组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以下简称“三军”)的指示。会议分析了形势和各阶级的动向,一致认为,上级党的指示完全符合胶东人民的愿望,武装起义势在必行。会议研究决定,12月24日在文登县天福山举行抗日武装起义,并就武装起义的时间、地点、人员、准备工作及起义后的行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会后,特委领导人除了少数人留在本地赶写传单、标语和赶制“三军”大旗外,其余人员分赴烟台、文登、荣成、威海卫、牟平、海阳、蓬莱和黄县等地组织发动群众。在中共中央全面抗战路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指引下,威海各县市党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宣传发动工作,群众抗战热情空前高涨,为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人民抗日武装做好了充分准备。
天福山位于文登、荣成、威海卫三县市交界处,有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群众基础和地理条件。胶东党组织初创时期就在天福山一带开展革命活动,经受了“一一·四”暴动的洗礼,党的工作基础比较好,广大群众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对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和了解,易于响应党的号召。天福山下的沟于家村一度成为胶东特委和文登县委的驻地,附近的村庄在党内被誉为“小苏区”,群众觉悟高,有利于组织抗日武装。天福山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敌人统治力量薄弱,有利于武装起义部队的集结和隐蔽活动,易于出奇制胜。12月24日凌晨,理琪、吕志恒、林一山、柳运光、张修己等胶东特委领导登上了天福山,进入玉皇庙内。大家凑在煤油灯下,再次周密地研究了天亮后的具体行动。清晨,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全体成员及文登、荣成、威海卫的抗日志士共80余人相继到达天福山,庄严的起义仪式在天福山天寿宫前举行。中共胶东特委书记理琪宣读了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传达了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山东省委关于抗日武装起义的指示,理琪代表特委做了起义动员,号召一切愿意抗日的人们,立即奋起抗战,抵御日寇的侵略。理琪郑重宣布:“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正式成立!”接着,林一山、柳运光分别就武装工作和统战工作讲了话。最后,特委决定:理琪、吕志恒、林一山等特委领导继续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武装;张修己、张修竹等留在沟于家村作联络工作;参加起义人员中的50余人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于得水任大队长,宋澄任政委。起义仪式结束后,于得水又把一大队集合起来,召开全体干部战士会议,会议宣布了部队纪律和任务,公布了“三军”一大队编制和干部任命。“三军”一大队下辖三个中队,一中队柏永升任队长,张玉华任指导员;二中队邢京昌任队长,王政安任指导员;三中队王洪任队长,刘中华任指导员。“三军”成立时,日本侵略军的铁蹄还未踏入胶东,国民党地方政府不允许共产党单独拉队伍,所以,“三军”一大队对外采用武装宣传队的名称,同时,吸取了“一一·四”暴动失败的教训,特委主要领导人都未参加武装宣传队,即使武装宣传队遭到破坏,党组织核心仍在,并能继续领导斗争。中共胶东特委对一大队提出了五项任务和要求,一是要通过武装宣传和斗争,扩大抗日武装,特别是要把过去已脱离家庭或半脱离家庭的同志组织起来;二是动员教师学生到部队,充实政工人员;三是对国民党的驻军,宣传国难当头,联合起来共同抗日;四是对想逃跑的国民党官员,要把他们的武器拿过来,交给人民用来抗战;五是对地主,动员他们有枪出枪,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抗日为先。
天福山起义的当天下午,起义队伍回到沟于家村。12月25日,按照胶东特委的部署,“三军”一大队在大队长于得水、政委宋澄的带领下,从沟于家村出发,西上文登、牟平边界一带村庄向农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概括起来是八个字,即“扩人、扩枪、扩大宣传。”一大队的宣传活动震动了反动势力,国民党文登县长李毓英纠集了地方反动武装五六百人向“三军”一大队进行围剿。12月31日晨,一大队到达文登县米山镇岭上村时,遭到反动武装包围,谎称要与“三军”代表谈判。为团结抗日、避免武装冲突,宋澄只身一人前去谈判。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逮捕了宋澄,偷袭一大队。因寡不敌众,除于得水等少数人突围,其余28人遭逮捕(其中3名参加过“一一·四”暴动的人员被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岭上事件”。 1938年1月15日,胶东特委成功地发动了威海起义,壮大了“三军”的声威。文登县县长李毓英在威海起义的当天仓皇潜逃,文登县政府即日将“岭上事件”中被捕的宋澄等26人释放。威海起义后,1938年1月19日,中共胶东特委成立了胶东军政委员会,理琪任主席,吕志恒任副主席;同时成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部、政治部,理琪任司令员,林一山任政治部主任。“三军”编为二个大队。根据胶东特委的统一部署,荣成、文登、掖县、黄县、莱阳、牟平、栖霞、蓬莱等县相继举行了10余次抗日武装起义。随着“三军”的西上,这些起义队伍相继被编入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胶东半岛的抗日烈火越烧越旺,人民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
天福山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胶东人民抗日武装诞生,同时也揭开了胶东人民武装抗日的序幕,意义重大。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曾对天福山起义作了高度评价:“威震胶东的天福山起义,组织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打响了胶东人民抗日的第一枪,创建了胶东地区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点燃了抗日救国的烽火,开展了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解放战争时期,这支部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几经变动改编,最后发展成第27、31、32、41等四个军。先后参加了辽沈、平津、淮海等大战役,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功勋卓著,誉满华夏,为新中国的解放立下不朽功勋。”
主播简介:
张嘉政,威海市文登区融媒体中心主持人
2024-10-22 17:26:05
2024-10-22 17:23:49
2024-10-22 17:21:34
2024-10-22 17:19:18
2024-10-22 17:17:02
2024-10-22 17:14:46
2024-10-22 17:12:31
2024-10-22 17:10:15
2024-10-22 17:07:59
2024-10-22 17:05:43
2024-10-22 17:03:27
2024-10-22 17:01:11
2024-10-22 16:58:56
2024-10-22 16:56:40
2024-10-22 16:54:24
2024-10-22 16:52:08
2024-10-22 16:49:53
2024-10-22 16:47:37
2024-10-21 21:23:12
2024-10-21 21: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