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也有大盘鸡?配备气冷套筒的一战轻机枪-刘易斯轻机枪
2024-10-22 17:19:18
浅析古筝音乐的艺术审美
引言: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本体象征,音乐也是可以穿越时空的语言,使我们可以拥有一种优雅对待人生的态度,让沉浸在忙碌里的当代人能够重新回到可以窥见内心的审美维度。
古筝音乐属于中国音乐里的传统器乐,据史书记载,公元前5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是当时的秦国,现今的陕西一带,就已经流传甚广,所以古筝的别名叫做“秦筝”。古筝在古代的演奏场合,多出现于宫廷,这与古琴是有非常大的差别,古琴是文人音乐,而古筝属于宫廷音乐,文人音乐大多是抒发自我情感,而宫廷音乐则是为阶级服务。
古筝之所以能一直为宫廷服务,是古筝拥有更悦耳的音色,与其他乐器的配合也更加和谐,到了现代依旧如此,无论是作为独奏乐器还是担任乐团的伴奏乐器,古筝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下面我就从音色、演奏技巧和中国音乐审美角度这三点来浅析古筝音乐的艺术审美。
一、悦耳的音色,让音乐更加灵动
古筝为什么很好听?如无意外第一次听到古筝的朋友都会觉得古筝是好听的,即使没有明显的旋律。这就是源于古筝优美的音色,那什么叫音色呢?音色是声音的感觉特性。
古筝具有4个音区,高音区的音色是明亮清脆的,中音区是饱满的,而低音区和倍低音区是浑厚的,各个音区的音色都有自己的特性,那么组合起来,很难不好听。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古筝的音箱很大,音质共鸣效果很好,在空旷之处或舞台上演奏都能有不错的表现。
现代古筝是21弦,相对其他的民族乐器来说,它的音域是宽广的,这就说明古筝是可以驾驭更多风格的曲子,和拥有更强的音乐表现力。
以一首《高山流水》来简单分析一下,古筝的音色特点。
关于这首乐曲,一直有一个认知错误,就是乐曲本是分为《高山》、《流水》两首的,原本是古琴曲,是伯牙子期的知音之声。
我认为这首乐曲用古筝来演奏更加好听。乐曲的开头,就运用了“双八度”加滑音的弹法,来表现高山的巍峨,山的形象是高大且沉稳的,改变曲谱中双八度的运用就正好起到衬托的作用,倍低音区浑厚的音色仿佛是远观高山,而大指弹奏的中音区加上滑音,我们仿佛可以看清高山某一处具体的景致,如此的音响效果,有一种由远及近的通透感。
在将近1分钟的弹奏中,都是运用双八度加滑音的演奏技巧来描绘高山,这是中国音乐审美上特有的生动之线条,是一种非几何化的线条,就如同中国绘画线条常自由穿行在散点空间节奏中一样,是一种自然挥洒的灵性,中国音乐的艺术线条包含着生命的气势,阴阳的变术和宇宙的情调。
描绘高山之后,是一段特别优美的段落,给人的感觉是和高山的对话,此时已经走入山中,被山中美景所感染,由此加入了花指等装饰音,速度也稍快,听起来更加灵动,与开始的巍峨沉稳形成一种对比,音乐情绪也在上升。
这个小段落,主要用中高音区来弹奏,音色清脆而活泼,展现高山灵动的一面。后半段的流水,使用了大量的刮奏技巧,配合右手的滑音,将流水的流动性表达无疑,之所以运用到滑音,听起来更有旋律感。
二、纯熟多样的演奏技巧,让音乐更有表现力
①不可忽视的左手
经过了千年演变,如今的古筝演奏技巧已经相当丰富。在古时由于是在宫廷演奏,古筝一般不会作为独奏乐器登场,所以大多是只使用右手,演奏相对简单。
直到近现代才有了长足发展。第一次突破是1955年山东派古筝演奏大师赵玉斋创作筝曲《庆丰年》,左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而对古筝演奏技法贡献最卓越的,我认为是王中山老师,在演奏技法上,王中山老师首先开拓性的用左手带“指甲”,这意味着左手也将和右手一样,是可以弹奏旋律的,不再只是伴奏和按揉吟颤。事实证明,在乐曲《茉莉芬芳》、《云裳诉》、《长安八景》、《林冲夜奔》中,左手的作用都是不可忽视的。
②从基本指法走向更多尝试性创新
古筝基本的手指技法是勾托抹托,这也是初学古筝最先要掌握的技巧,之后会学到遥指,这是古筝演奏“长音”的技法,我们在《雪山春晓》中可以听到大量的遥指(项斯华老师演奏的雪山春晓版本第1分30秒到2分12秒左右),是非常有歌唱性的指法,这段我们同样可以听到左手的使用,是分解琶音,使旋律更加饱满。
相对较难练习的指法,是轮指,王中山老师将琵琶中的轮指借鉴到古筝演奏上,是为了增添它独特的音色。在王中山老师改编的《彝族舞曲》中,采用了大量的轮指技巧,有连续性的,也有单一性的,较摇指来说要松弛的多。单一性的轮指听起来颗粒性较强,而且也很美;而长线条的连续性的轮指则有通体透亮,珠落玉盘的感觉。(连续性的遥指参考听乐曲的引子部分,单一性的遥指参考听进入主题部的旋律:2分05开始)
另外在王中山老师的作品《溟山》中左手快速指序经过后,便是左手在一根弦上轮,再弹几个音,造成一种节奏紧凑,律动感很强,有舞蹈性质的乐段。(建议全曲欣赏)
除此之外,在现代筝曲中,演奏技法就更加繁复。比如前面提到的《溟山》,乐曲中出现了“大段的泛音”、“止音”、“拍板”等,这都是传统筝曲没有的。“泛音”是由古琴的指法演变而来,追求一种空灵的听觉感受,是要小指指腹轻触弦的2\1处,弹出的音像是本身音响的一半音量,这个度相对来说是比较难把握的。曲子中还出现了刮奏式的泛音,这需要小指默契的配合达到连续泛音的效果;“止音”大多出现在有休止符的地方和开头部分加以修饰,弹奏完后用左手快速的掩住余音达到空灵的效果;“拍板”需要控制好力度一般用来表现节奏点,拍击弦或琴板各个位置,达到突出节奏的作用。在我认为,现代筝曲的演奏技法虽有挑战传统审美,却也是一种进步,使音乐在意境的表达上更加到位,同时也可以流露出演奏者的情绪。
三、符合中国音乐审美维度
《乐记》中载道“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是说天地人仁,道德情感礼乐是有机一体,所以中国音乐的审美是注重内心的体验,探索的是心灵美学,我们听到的古筝曲,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交往和情感交流。
古筝的发展十分具有地方特色,陕西筝派,多出现4和7,也就是欢音和哭音,表现的是陕西地区悲苦孤愤的音乐特色;而潮州筝派,则是旋律优美,格调清新,《寒鸦戏水》就是其代表。之所以提到地方筝派,是由于中国音乐与各地方的语言体系相关密切,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固定的音色、速度节奏,就是它自己的音乐,而古筝符合了这一发展规律,各地筝派的鲜明特征,就是它的音乐。
四、结语
古筝是传统乐器之一,经过千年传承,古筝之美已经被越来越的年轻人认可,但真正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还需要努力,无论是与时俱进演奏流行乐曲,还是创作新乐曲,古筝都值得我们用心聆听,当你静下来,真正去聆听欣赏,一定会发现你眼中的古筝之美。
2024-10-22 17:19:18
2024-10-22 17:17:02
2024-10-22 17:14:46
2024-10-22 17:12:31
2024-10-22 17:10:15
2024-10-22 17:07:59
2024-10-22 17:05:43
2024-10-22 17:03:27
2024-10-22 17:01:11
2024-10-22 16:58:56
2024-10-22 16:56:40
2024-10-22 16:54:24
2024-10-22 16:52:08
2024-10-22 16:49:53
2024-10-22 16:47:37
2024-10-21 21:23:12
2024-10-21 21:20:56
2024-10-21 21:18:41
2024-10-21 21:16:25
2024-10-21 21: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