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恐怖事件真相 真实案例 十个令人毛骨悚然的真实事件真相
2024-08-09 00:03:38
千万不要跟你的孩子做?朋友
作者 | 茱莉
日常生活中,
父母尊重孩子,
跟孩子像朋友一样相处固然很好。
但是,并非每时每刻我们都要跟孩子做朋友,
譬如,在以下情况下——
01
涉及家庭重要决策,
不要一味跟孩子做朋友
暑假前,
一个亲戚收到她10岁女儿的短信:
妈妈:同学都在讨论夏令营的事,我也想参加,
可是我自己定不了参加哪个……
妈妈,您帮我看一下吧!
妈妈很爽快地回复:
你怎么选,妈妈都尊重你的决定!
你们猜,最后孩子选了什么夏令营?
答案是,她一个都没选。
事后,我从小女孩那里了解到:
让她犹豫和纠结的点在于,
不论去哪个夏令营都要花不少钱。
家里有这么多钱吗?
爸爸妈妈那么辛苦,
我怎么还能轻易给他们增加负担呢?
最终,她默默放弃了妈妈给的这次选择权。
如此懂事的举动,让人心疼极了。
其实,这个小家庭的经济条件尚可。
我的这位亲戚,也不是那种没法交流的严苛家长。
恰恰相反,她看起来给了孩子很大的空间。
问题就出在这里。
妈妈,您帮我看一下吧,孩子这样写。
言下之意:
妈妈,还是你来帮我做这个决定吧。
看着你们操劳的背影,
我不确定自己有没有资格敲定这一大笔钱的花销。
这个时候,
孩子其实不需要父母给的那些民主和朋友式的平等。
孩子尚小,
事关金钱、家庭事务或者安全问题的决定,
必须要由父母主要做决定。
当我们把权力给了孩子,
等于也悄无声息地把责任推给了孩子。
而一个孩子,扛不住那么大的压力。
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我身边就认识一些父母,
给孩子报价钱不菲的培训班时,
会十分民主地询问孩子:
你喜欢不喜欢?喜欢就给你报。
可惜,孩子们一时的喜欢消散得太快,
且他们根本不具备衡量和判断事物的能力。
一旦孩子的表现配不上父母支付的那笔学费,
等待这个小家庭的,就是一场混乱和争斗。
所以,该由家长作主和承担的时候,
必须要果断支棱起来。
不然,孩子明明有爸妈,
却硬生生活成孤立无援的模样。
02
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
不要急着跟孩子做朋友
李玫瑾在《圆桌派》上曾说过:
父母要有意识,
孩子小的时候,
该说就要说,
该立规矩就要立规矩,
而且越小说越好,
否则长大了,
他就不是地下打滚那么简单了。
今年初,
四川成都某公园,
就出了这么一则新闻:
一位大爷放的一只风筝很拉风,
惹公园里很多人驻足观看。
那风筝是他耗费半年功夫亲手制作的,
还曾得过奖。
当大爷准备收回风筝时,
特意嘱咐身边的家长,
看好自己的小孩。
然而,在漂亮的大风筝落地瞬间,
周围一群孩子就生扑上来,
用小手去摸、抓、扯风筝。
短短若干秒后,风筝就废了。
全程,家长们都袖手旁观,
好似完全没听到大爷在边上的哀求。
不出意外,
这一幕曝光到网上后,
所有网友都出离愤怒。
公园里那些父母,
在孩子面前多半是体贴的好父母,
看起来很乐于满足孩子。
只是他们忘了,
孩子未来要想顺利走向社会,
就必须要遵守一些基本的规范和底线,
比如:
保持个人卫生,
有礼貌讲礼仪,
遵守交通规则,
不随意破坏他人的财产,
不影响公共秩序,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等等。
孩子小时候,父母不能尽到约束、引导孩子的责任,
迟早有一天,会吃到残酷现实的苦果。
下面这位,
是曾给孩子下跪求孩子读书、引发全网热议的妈妈:
这位,
是任劳任怨给孩子拎包,
不小心带错路就被孩子拳打脚踢的妈妈:
卢梭说:
你知道用什么办法,
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
就是对他百依百顺。
当父母一直扮演一个和颜悦色的好父母,
不停地对孩子说是,
那么孩子身边可能就没有一个真正能够发号施令、关键时刻能够喊停的人。
如何避免养出一个无法无天、最终沦落到社会被教训的孩子?
在某些时刻,
特别是孩子的行为要损伤到他人、他物的时候,
父母必须敢于让孩子失望,
要不怕去扮演那个对孩子说不的坏人。
这里不是鼓励父母打骂孩子,
而是要在孩子即将偏航时,
随时拉他一把。
用严肃的态度,和坚定的行为,
向孩子清晰地说,不可以。
要让孩子知道,
有些事情做了,别人会难过,会疼,会愤怒。
让孩子了解,他们的言行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让孩子清楚明白,他们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任。
唯此,这个孩子才能历经必要的失望,
获得应有的现实感。
走上社会的那一天,
他们才不至于自我中心,狂妄自大,眼高手低。
03
当孩子陷入迷茫时,
不要轻易和孩子做朋友
孩子长大的过程中,
难免走弯路,
或者在困顿中迷失方向。
这时,父母的能量必须要强于孩子,
做孩子生命里那盏驱散黑暗的指明灯,
那个陪伴和引领孩子的摆渡人,
而不只是一个跟孩子并肩的玩伴。
女排姑娘朱婷被誉为天才级的排球运动员。
她如今的卓越成绩,就离不开父亲的一路托举。
出生于河南周口一个乡村,
朱婷上有一个姐姐,下有一个妹妹。
父母都是农民,
农忙之余靠修理电动三轮车,勉强养着三个孩子。
后经朱婷班主任提醒:
朱婷身高出众,适合搞体育,
你不妨带她去周口体校试试。
父亲朱安亮不惜举债送女儿去周口体校接受训练。
女儿进了体校没多久,
父亲在修车过程中不慎腰部被砸伤,
但这位父亲受伤后的第一反应是,
忍着剧痛,要求不要让朱婷知道这个事,
以免训练受影响。
体校的训练很苦。
加上年纪小,离家远,
朱婷初期三天两头给家里打电话:
爸,我要回家。
两个月后,
冲动又迷惘的孩子果真从学校跑回了家。
然而,看到病床上还在修复腰伤,
没法动弹却还笑脸相迎的父亲,
朱婷心里有个地方狠狠地被触动。
面对每次的苦难和病痛,
父亲毫不慌乱,
始终保持情绪稳定,
对未来表现出了强大的掌控感和信心。
朱婷备战奥运期间,
母亲面临双目失明。
为让朱婷安心训练,
父亲朱安亮两次含泪向女儿编织谎言,
并驾驶家里那辆突突突的农用三轮车,
风里来雨里去地挣钱养家,
硬是碾出了朱婷的奥运金牌路。
这样富有力量的父亲,
给了朱婷极好的安全感和绝佳的示范。
育儿专家罗玲说:
孩子不需要另一个玩伴,
他需要你是家长。
而家长的权威来自家长的正能量。
你能量饱满,有爱有趣,
孩子自然愿意接近、配合。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也这样讲:
孩子都喜欢有力量的父母,
这个力量不是说肌肉发达,
而是人格稳定,
对事情有掌控感,
行为处事上不至于慌乱。
孩子长大后,
父母当然需要逐步还权力给孩子。
但是一旦孩子陷入困难、需要支持,
我们的表现一定是稳定的,有担当的。
有这样的父母在,
孩子前进的路才能走得更扎实,更安心。
04
当孩子推开我们时,
不要上赶着跟孩子做朋友
随着孩子长大,
特别是进入青春期前后,
他们一方面期待父母持续关心和照顾自己,
一方面也不乐意跟父母靠得太近。
以性教育为例。
一个比较开明的父亲,
有一天用朋友式的口吻对自己的女儿说:
身体发育给你带来什么困扰吗?
我看到你有胸了哦,
走路的时候要抬起头来,
把美好的一面大方展示出来就好……
没等父亲继续往下说,
女儿就打断了父亲的话,
不太自在地切换话题:我还有作业要写。
就这样干脆把自己关进房间,不再出来了。
孩子之所以如此反应,
皆因为她此时已有很强的自我意识。
父亲突兀地谈如此私密的性教育的话题,
孩子第一个感受不是喜悦,
而是被侵犯,进而产生抵触心理。
塔维斯托克在《了解你的孩子》一书中这样写到:
若孩子没有主动想谈论性的问题,
父母就不要追问细节或太好奇。
保持尊重的距离,
但并非完全不感兴趣,
是十分必要的。
这里并不是说,
不能跟孩子更加深入地谈论一些话题。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开放的交流肯定是好事。
但父母要敏感觉察孩子的反应。
跟已然长大的孩子交流时,
宁愿谨慎一些。
不建议你向孩子分享自己太隐私的生活细节;
也不建议你打探孩子不愿分享的私生活细节;
进孩子的房间要敲门;
不要裸着在孩子面前走来走去,
更不能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当能赤诚相见的老友,
在他们洗漱冲澡时,
随意开门闯进去。
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也该抱有如此界限。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戴安娜·包林德针对父母的抚养方式,
做过专门研究。
她发现,在权威型、专制型、放任型、忽视型四大抚养方式中,
权威型拔得头筹。
权威型家长养育出的孩子表现最好。
他们独立,友善,善于合作,
追求成功的动机更强,
也更易获得他人喜爱。
所谓权威,就是既爱和陪伴着孩子,
也会对孩子有要求和期待。
既会一定程度满足孩子,
也会通过必要的规范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言行。
一如我们今天所分享的。
孩子学骑自行车的那一幕,你还记得吗?
孩子上路的那一刻,
父母都需要做好撤出来的心理准备。
但又不是完全撒手不管,
还得要扶着送一程。
还得目光注视着,
防备可能遇到的问题。
但始终是带着克制。
至于跟孩子做朋友,
是一种美好的亲子交流状态,
可以去追求,
去靠近。
但是,别真的把自己当成了孩子的同龄人。
因为我们的肩上,
还担着沉甸甸的责任。
切记切记。
2024-08-09 00:03:38
2024-08-09 00:01:33
2024-08-08 23:59:29
2024-08-08 23:57:24
2024-08-08 23:55:19
2024-08-08 23:53:15
2024-08-08 23:51:10
2024-08-08 14:39:54
2024-08-08 14:37:49
2024-08-08 14:35:44
2024-08-08 14:33:40
2024-08-08 14:31:35
2024-08-08 14:29:31
2024-08-08 14:27:26
2024-08-08 14:25:21
2024-08-08 14:23:16
2024-08-08 14:21:12
2024-08-03 07:59:30
2024-08-03 07:57:26
2024-08-03 07: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