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住蛤蟆攥出尿来”真那么好玩吗
这几天,一幅书法作品在网络上又掀起一波全民狂欢,那就是“逮住蛤蟆 攥出尿来”。
对此作品大多持讥讽之语,认为是作者恶搞,糟蹋书法,糟蹋文化。
我倒觉得值得商榷。
一是书法作品本身。从我一个书法爱好者看,这幅字具有相当功力,篆书也是中规中矩。所以,先不说内容,就作品本身应该是一幅好字。
二是作品内容。恐怕这是引得狂欢的根本所在。打眼一看,这话好俗呀!书法作品不是应该写那些“高大上”的文雅之词吗?怎么又是蛤蟆又是尿的?
其实,“逮住蛤蟆,攥出尿来”应该是京津地区一俗语。俗语就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这个俗语在当地大概是挤兑人到头了,还不依不饶的。当然,准确解释不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五分解释五分意会吧。
俗语有其明显的地域性。在一个地方你说句俗语,听者自然明白。如果换一个地方再说这句俗语,听者可能就摸不着头脑了。这也是中国文字的魅力所在吧。
俗语其实不俗。很多大白话俗语,乍一听觉得粗俗,但仔细一想又觉得有很深的道理在里面。不是吗?一个俗语的形成那也是经历过时间的锤炼的。
在中国古诗词和书画作品中,俗语入诗入画入书并不鲜见,当代自然也有,有兴趣可以去查一下一些大家的作品。
回头再说“逮住蛤蟆,攥出尿来”这幅作品,有什么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