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四月初三,春夏之交的阴月辰日,晴天好还是下雨好?有啥预兆
2025-01-02 03:21:17
军事丨国产险些夭折的77式手枪,当时的命运极为严峻!
国产77式7.62毫米手枪:该手枪是1976年济南军区修械厂研制的一种小型手枪,1977年定型,因为被命名为1977年式7.62毫米手枪,简称77式手枪,主要配备我国高级军官、武警、公安干警及其他特业人员。由于体积小,质量轻,更适合隐蔽携带,执行特殊战斗任务。
该手枪是中国继64式之后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二种手枪,采用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保险机构有手动保险和到位保险,机械瞄具为片状准星和缺口式照门,沿用了64式手枪的击发、发射机构,只是对套筒座、套筒、枪管、弹匣等部件进行了改进。然后强调单手上膛功能,所以仿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利格诺斯3-A型6.35毫米口径手枪的装填机构。
国产77式手枪在1981年险些夭折,在1981年,量产不久的77式手枪在一次精度验收时发生了严重的偶发事故:射击中套筒还未复进到位,击针与阻铁自行滑脱而打响了尚未完全进膛的子弹,弹壳在弹膛外炸裂,严重地威胁到了射手的生命安全。
为了尽快在原枪的基础上解决问题,当时厂家试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套筒弹底窝平面下方加一个推弹凸台,使套筒在复进时以推弹凸台将子弹推入弹膛,如在复进不到位时,万一击针与阻铁滑脱,击针也不会接触子弹底火,从而避免偶发。
另一种方法是与其他手枪一样,在击针一侧设计一个击针保险装置,只有当套筒复进到位时保险才会打开,否则击针将被保险挡在中途,从而排除了偶发的隐患。但是,77式手枪的外形太小,套筒内的位置十分有限,保险装置被设计得过于细小,无法可靠地工作,因而未能成功。
而第一种方法正在试验时,77式手枪又一次发生了膛外炸。这次情况和第一次不同,是在退弹时发生的。此时子弹被抽壳钩紧抓在弹底窝前,刚从弹膛内退出一点就被与阻铁滑脱的击针打响。在这种情况下,推弹凸台毫无阻隔击针的作用,所以这种消极的方法也自然遭到了否决。除了上述两种方法外,还试过一些修修补补的方法,但均无济于事。当时77式手枪的命运极为严峻。
对这种情况,有关部门对77式手枪进行了研究,发现该枪的发射机构设计不够合理,尤其是阻铁的质量分布不当。在找到原因后,对症下药,改进了发射机构和阻铁,解决了问题。这才使得77式手枪得以安全使用。 1986年,77式手枪荣获兵器工业部优质产品奖,1991年获得国家优质产品金奖。但是该手枪并不是一支性能优良的自卫武器,随着国产新式92手枪的列装及普及,77也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2025-01-02 03:21:17
2025-01-02 03:19:01
2025-01-02 03:16:45
2025-01-02 03:14:29
2025-01-02 03:12:13
2025-01-02 03:09:57
2025-01-02 03:07:41
2025-01-02 03:05:25
2025-01-02 03:03:09
2025-01-02 03:00:53
2025-01-02 02:58:37
2025-01-02 02:56:21
2025-01-02 02:54:05
2025-01-02 02:51:49
2025-01-01 02:01:37
2025-01-01 01:59:21
2025-01-01 01:57:05
2025-01-01 01:54:49
2025-01-01 01:52:33
2025-01-01 01:50:17